城市建设 2008年宣化区城市道路210条,总长度88.35公里,面积103.04万平方米,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4.3平方米,形成了五纵五横的畅通路网格局。建成区绿地面积469.229万平方米,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5.39%。住宅小区遍布全城,新建小区面积达84万平方米。[10] 民政优抚 宣化区建成大东街“恒基花园小区”、解放南路“上谷现代城小区”、建国街“花园小区”、炸子市街“安广小区”、皇城桥“皇苑小区”、地道桥南“南苑小区”、西马道“雅馨苑小区”、开发区内“颐明园小区”、和平街“和平小区”、人民公园“园中园小区”、大西街“京西江南小区”和郝都司街、九天庙街、马王庙街等几十个住宅小区,2005年,宣化区又实施了对大西街、车站街、后府街、皇城桥东街等10片进行拆迁,涉及2705户,房屋4584间。2005年,竣工住宅3500套,竣工面积22万平方米,回迁居民1100户。[7] 环境保护 宣化区投巨资建设占地面积10.8公顷羊坊污水处理厂。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2/O除磷脱氮工艺,日处理污水12万立方米。一期工程总投资2.5亿元,2005年累计完成投资18291万元,完成工程总量的82%,预计2006年7月可竣工通水试用。项目建成投用后,宣化区的生活污水和大部分工业废水将得到有效的治理,彻底解决对洋河和官厅水库的污染问题,为保护环境、服务北京首都做出贡献。2005年,区政府还启动了总投资7808.74万元的姚家坟生活垃圾处理场项目,建成后将极大地缓解城市垃圾污染。此外,还不断加大对废气、废物的污染治理,烟尘排放、二氧化硫排放量、工业固体废物得到遏制,大气和环境质量逐年得到改善。 教育事业 宣化区设有文化馆、图书馆、剧场、电影院等文化机构,建有电视台、有线电视台各一座,家庭电视和闭路电视普及率达98%以上。2008年宣化区共有完全中学3所、纯高中1所、初级中学15所、小学49所,幼儿园39所,在校学生达43058人;学龄前儿童入学率达100%,小学生升学率达100%,全部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,教育普及率100%,脱盲率100%。另有中等职业成人学校9所,军地高等学校3所。宣化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59名,其中、高级职称1855名。1995年以来,共获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、市级30多项。[2] 卫生防疫 宣化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家,其中,区直医疗卫生机构6家,区属医疗卫生机构1家(交通局医院),省级驻宣医疗卫生机构1家,市级驻宣医疗卫生机构1家,厂矿医院7家,部队医院1家,民营医院1家。另有乡级卫生院4个,村卫生室44个,社区卫生服务站13个,共有编制床位1512张(不含乡镇卫生院)。宣化区2008年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680人,其中,区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05人。基本形成了一个医疗、预防、保健、科研、教育为一体遍布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,为保障宣化区人民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宣化二附医院于1997年先在张家口地区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,已成功开展3000余例。心内科开展的冠脉造影和心脏导管安置术填补了宣化区空白。宣钢职工医院拥有肾内科、心血管内科和两个重点专科,能够独立完成开胸、开颅、全喉切除、人工晶体植入等较高难度的手术。宣化区三乡一镇均设有卫生院,各行政村都设立了卫生室。城区七个街道办事处,建起了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。[7] 文化事业 宣化区广播电视局(台)负责宣化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、管理和利用电视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等工作。2011年拥有20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、300平方米和60平方米大、小演播厅,先进的无线发射机、专业级数字摄像机、非线性编辑机等多套设备。承担着宣化区一套、二套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和转播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任务。自办的《宣化新闻》、《新闻夜线》、《经济视点》、《聚焦古城》、《警方在线》等10个栏目,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,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,精心制作,不断推出群众喜欢的优秀节目,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。宣化区电视台已发展成为采、编、播数字化,工作流程网络化为一体,无线、有线传输相配套,覆盖宣化周边方圆30公里,受众50余万人口,具有较强影响的电视媒体。[7] |